清代官式建築小檔案:消失的城牆 ∣消失的城牆∣殘存的遺老

清代官式建築小檔案:消失的城牆

碩果僅存的北門


  清代台北城興建時,北門的位置並不是被設計在北城牆的正中央。他的原因是在於當時艋舺與大稻埕的商業已經非常的繁榮,為了方便商業活動的進出所以將北門開設在北城牆中偏向西方的位置。

北門   台北城牆的興建主要的功能是在於防衛,這在城門的設計上可以清楚的看出來。城門依建材區分可分為三部份:底層是用石條交互砌成的城座,其上則是由紅磚砌成外敷灰泥的城樓。最上層則是屋頂,採取「單簷歇山」式,兩旁燕尾翹起,曲線優美與下兩層的古樸堅固形成很大的對比。

  城門的設施幾乎都是可以運用防衛的觀點來欣賞。我們從下而上來觀察,最下層的是作為主要出入孔道的門洞,內有兩扇大木門,外層則運用鐵皮包裹防止敵人攻擊!而在門洞隧道上方設有千斤閘道於木門後方,必要時可放下千斤閘封死木門,阻止敵人強行入城。

  城樓運用了灰泥塗敷外層,除了增加磚造結構的防衛力量外,還可以防止敵人以火攻擊。另外城樓的四邊均設有窗洞,在基於防禦的考量下,面積都不是很大,主要的功能則是用來觀測,最後在城樓的內室部份,則設計有內外兩層磚牆包裹以及十二根木柱作為樑柱,非常的堅固。

  根據過去的照片顯示,除小南門外,東西南北四個們都是採取相同的設計形式,也就是城樓部份都有牆壁護衛,只有小南門是採取開放式的設計。

  等到日本統治台灣時,將台北城及清代建築拆除,僅留下了北、東、南、小南四個城門,歷經二次大戰結束、國府遷台等時期,這些文化遺產也一直未獲重視。更嚴重的是在1966年時在整頓市容等理由下,將東、南、小南門改為「大陸北方宮殿」的形式,至於北門則因為都市計畫中規畫為立體交叉高架道路用地,預定不久後拆除,所以並未列入改建的行列。等到1976年道路工程開始,因文化遺產的觀念改變,將高架道路位置稍作修正,使北門得以保留下來,在這樣的陰錯陽差之下,北門反倒成為保留形式最完整的城門建築。


感謝遠流出版公司提供台北深度旅遊手冊系列中『台北古城之旅』、『台北歷史散步』作為本單元內容之用。

建築與歷史清代官方建築相關資料交流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