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圳由來
水是務農者最重要的資源,世代務農的坪頂(現為臺北市的平等里),自然也需要充沛的水灌溉與取用,坪頂聚落只有一條溪流-「內寮溪」貫穿此聚落,此溪流的溪水量實無法滿足坪頂聚落的飲用與灌溉,因此先民便從十九世紀初期,開始著手開鑿水圳。此後陸陸續續開闢了坪頂舊圳、坪頂新圳、登峰圳等三條水圳。就位置而言,以舊圳最高、其次是新圳、登峰圳最低。三圳水源豐沛,奠定了當地的農業根基。
由於三條圳路均為鄉民自己捐錢獻地開墾而成,因此清理及管理圳路都由居民自理。日治時期,因為圳路經常損壞,居民缺乏經費維修,轉而由七星水利組合(今之台北市七星農田水利會)管理。民國八十八年,位於國家公園及保護區內之水圳,在工程的設計及規劃上,亦將生態考量納入設計中,在水圳的改善工程能兼顧三生(生產、生活、生態)原則,讓民眾能對水圳有更深一層的認識,以提高休閒旅遊的深度。時至今日,七星水利會每年仍派人清理圳道三次,並定期檢測水量及水質,確保灌溉供水無虞。至今平等里地區仍為臺北市重要的蔬菜、 花卉、果樹及休閒農業的重要地區。
坪頂舊圳
於道光十五年(西元1835年)開鑿之坪頂舊圳,自內雙溪取水,水圳長約3公里,另有山洞53公尺,圳路改善採當地石材土壤以人工方式填補漏水,以保存原始之環境及確保生態圈之平衡。
坪頂新圳
於道光二十九年(西元1849年)開鑿之坪頂新圳,自內雙溪取水,水圳長約4公里,另有隧道245公尺,圳路改善以擬生態施工法方式,在平坦水道中,製造出深淺不一的凹洞,藉以模擬溪流中之狀況,使水流速度產生緩急,並結合內面工多孔隙之施工,兼顧環境與美觀。
登峰圳
於明治四十二年(西元1909年)開鑿之登峰圳,由香對溪越域取水,水圳長約7公里,另有隧道388公尺,山側保持天然壁面,圳路改善亦採擬生態施工法方式,在有限界址內依照當地水棲動物習性,於靠山壁側圳牆內舖疊適當大小尺寸之砌石,並設置多處生態池,使防汛整備作業放水時,魚蝦等生物有暫時棲習之處。
更多坪頂古圳資料請參考:古圳介紹
資料來源:台北市七星農田水利會